我国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当其时在8月29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机化发展(黑龙江)论坛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就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做了主题报告。刘宪指出,应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保持粮食稳定生产的迫切需要
刘宪认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保持粮食稳定生产的迫切需要。各地的实践证明,生产粮食所采取的先进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农艺措施尚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加以实现,比如杂交水稻制种仍延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供种保障难度大。一些双季稻区,由于稻作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多,已经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保证“十二五”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提出2015年总产量增加200亿斤以上的发展目标,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推进粳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我国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
农机农艺融合是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刘宪认为,农机农艺结合是伴随农机化发展全过程的永恒课题。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没有农机农艺融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刘宪举例说,40多年前,我国农机工作者就发明了水稻插秧机,但没有注重与农艺结合,未研究如何适应和体现农艺要求,更多地去机械模仿手工插秧动作,加上其它原因,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后来,日本搞机插秧技术,注意了育秧与机插秧结合,成为了当今水稻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此外,美国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更称得上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
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机方面,农垦为全国做出了表率。我国农垦系统农机化发展水平高、速度快,既有组织管理和投入方面的原因,也是农机农艺融合紧密的结果。一方面,农垦系统能够始终围绕农业生产的全局考虑农业机械化,按照农艺措施的改进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要求,及时革新、改装农机具;另一方面,能够将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考虑,不断完善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每个环节农机农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实现了良性循环。
农机农艺融合是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刘宪认为,主要有六个特征:一是政策环境优惠,二是科技进步加快,三是资金投入增加,四是农民需求高涨,五是应用领域拓宽,六是机制不断创新。不过,目前农机农艺相对滞后矛盾凸显。在粮食作物中,水稻低成本规格化育秧技术、杂交稻和超级稻的少本、稀植型插秧技术始终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难题;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收获技术模式千差万别,规范化种植和适用的机械化作业的矛盾亟待解决。在经济作物中,油菜、甘蔗、棉花机械化收获比例不高,缺乏定型的产品和技术,农民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马铃薯、花生等根茎类机械化还处于科研与示范阶段,在有些地区还是空白。丘陵山区等欠发达地区适应农艺要求的农机具推广应用缓慢,仍是影响和制约全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另外,在设施农业、林果业、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农机农艺融合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农机作业的潜力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刘宪指出,要抓住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契机,把农机农艺融合作为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关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
刘宪认为,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相互促进,是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大农机发展的方向。如何加强政策引导,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机中,实现农机与农艺融合,是“十二五”必须攻克的难题。农机农艺融合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作物品种、栽培制度、农业机械、种植方式等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长效机制。
刘宪指出,农机农艺融合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机制问题。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需要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转变观念,农机农艺部门要加强联系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其次要加强协作,融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整体团队,共同应对和破解制约农业及其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此外,要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开工的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连片耕种。农业机械化和种植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对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经常会商,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重大的农业项目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要包括与之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内容,在科研和推广方面要改变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相分离的科研和推广方式,建立品种、栽培和农机化技术一体化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