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卡市场在激烈竞争中走向繁荣 据了解,“重卡中的劳斯莱斯。”一位司机指着其身旁的庞然大物,自豪地表示,“这是公司新配的自卸车,开起来很爽。”近日,在沪宁高速沿途一加油站补给时,偶然发现一“庞然大物”,该车外形凌厉,做工讲究,一改往日对于这类重卡车型“脏乱差”的印象。
在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中国,到处都是大工地。对于重卡等建设用车的需求,正与日俱增。欲抢食这块“蛋糕”的国内外企业,均使出浑身解数。国内重卡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跃进。
《规则》出台门槛提高
10月18日,工信部发布《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今后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低于20亿元,新建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年产能规划不得少于1万辆,轻型货车、中重型货车生产企业应具有整车、驾驶室、车架(底盘)、车箱/车厢的制造能力,并具备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三大总成之二的制造能力。
重卡一般是指载重量在14至100吨的卡车。目前,国内的重卡市场多少有些虚假繁荣,虽然国内有上千家重卡企业,可年销量过千的企业仅有数十家,大部分企业销量惨淡,有些年销量甚至只有寥寥数台。随着《规则》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该市场领域的准入门槛,同时,也明确了国家对重卡行业的要求: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并生产高端重卡,以此实现重卡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过渡和升级。
新老并进市场繁荣
目前,中国大型的重卡企业包括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公司、中国重汽、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汽福田等,年产销规模为10万辆至20万辆。这些重卡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相对较长的产品线,产品覆盖低端到中高端重卡。北汽奔驰、上汽依维柯红岩、安徽华菱等企业处于第二梯队,年产销规模在1万辆至5万辆。浙江飞碟、三环专用汽车、徐工汽车、精功镇江、新大地汽车等小型企业,年产销规模均在1万辆以下,产品以低端重卡为主。出于成本的考虑,众多重卡车企的车型大都设计简单、功能单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重卡企业正力求提升技术、改变现状。
近几年,重卡市场的迅速发展也让众多车企纷纷出手,诞生了不少生力军。今年年初,拖拉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五的云南力帆骏马首次推出两大系列重卡,正式进军重卡行业。而在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包括长安重汽、大运重卡、集瑞联合卡车在内的一批新兴重卡企业集体亮相。宇通客车目前也在酝酿上马重卡项目。
纵观目前国内重卡市场的格局,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等主流车企产销两旺,不断寻求规模扩张。如中国重汽前三季度重卡产销已突破16万辆,同比增长60%以上,全年有望产销有望突破19万辆。中国重汽今年还成功重组成都王牌汽车公司,与福建永安汽车公司合作建立商用车基地,开始向中重卡和轻卡领域进军。
面临机遇各显神通
国家交通部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公路货运量达到160亿吨,货车总数量约为7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全国公路货运量将达到200亿吨,货车总数量约为1000万辆。其中,重卡由于运输效益方面的优势,将成为主要增长点。未来十年间,将新增一个销售规模约6000亿元的重卡市场。
同时,车主对于重卡的要求也向高速重载、轻量化、燃油经济性强、出勤率高、驾驶舒适等高端化方向转变,这进一步加速了重卡市场的换代步伐。
不少企业正是看中了这样的机会。本土品牌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水品,与洋品牌分庭抗礼。他们把发展重心落到了发动机的研发上。目前,国内动力在500匹马力以上的重卡几乎全被进口车所占据,国产车型多数都集中在400匹马力段。为此,一汽解放、中国重汽、江淮汽车、福田汽车等企业,均成立发动机研发中心,进行新一代发动机的研发,其中既包括15升以下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也有涉及混合动力的发动机。今年,中国重汽通过引入轻量化系统工程,采用高强度合金车架、橡胶悬架、铝合金变速箱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实现整车的轻量化。
洋品牌则把加速国产步伐、抢占市场份额作为第一要务。9月17日,美国商用卡车生产开发企业纳威司达公司和NC2公司,通过与江淮汽车的合资经营,计划发力中国中重卡市场及发动机项目。10月21日,韩国现代汽车与四川南骏汽车签署协议,建成生产基地项目,并通过优势互补,将其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商用车基地,力争2013年产销现代品牌商用车20万辆,其中重卡将占很大比重。 大型硫化机 |